長治市屯留區將沼氣利用當成一項生態富民工程的重點工程來抓,用科技攻關解決北方冬季沼氣產氣難題,用沼氣串聯畜禽糞便和垃圾處理、秸稈利用、有機肥料生產,環境治理等農村能源新興產業各個環節,掀起了一場農村能源革命新變革。
“文明村”要當“生態村”
沼氣能廣泛應用于炊事用氣和發電,凈化后還可以作為車用燃氣,燃燒后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,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,是最容易得到的生物質能源。屯留區瞄準生活垃圾“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”工作目標,將垃圾分類處理作為改善生活環境、提升生活質量、建設美麗家園的有效抓手,積極探索、大膽嘗試,緊緊抓住垃圾分類終端處理這個關鍵,在實踐中探索形成可腐爛垃圾沼氣化處理模式,走出了一條“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+可腐爛垃圾資源化利用”的新路徑。
近日,屯留區王莊村正在建設的1.2萬立方米的沼氣綜合處理站投入使用。王莊村村委會主任董建民說:“我們村已經有一座2000立方米的可腐爛垃圾沼氣綜合處理站,每天‘吃’畜禽糞便、莊稼秸稈、廁所污水、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,可日處理生活垃圾200立方米,年產沼氣約45萬立方米,能為353戶村民提供清潔能源炊事用氣。新建的這座更大的沼氣站竣工投料產氣后可為村民供暖。”
王莊村是全國文明村,也是屯留區的富裕村。村里有養殖、運輸、種植等傳統產業。董建民介紹,有了沼氣站,帶活了村里的很多產業。利用沼氣液村里的菌菇大棚每天可產香菇約350公斤,一天能為村集體收入5000元左右;剛剛新建的一座十連棟自動化養豬場,引進第一批200多頭種豬,將來這里養殖的3000多頭豬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管理,其豬糞和周邊養殖場的生畜禽糞便也被有效利用起來。董建民說:“我們要做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,用沼氣池轉化利用大田作物秸稈,用沼氣渣生產有機肥,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生產綠色農產品。把全村的養殖、種植、深加工產業鏈形成生態無污染綠色產業體系。”
科技創新是鄉村振興的“法寶”
屯留區共有農戶7.2萬戶,每天按戶均產生可腐爛垃圾0.5公斤計算,共有3.6噸;主城區各類餐飲、學校每天產生廚余垃圾50噸;全區還有95個養殖場,每天產生畜禽糞便510噸,這都對環境造成污染,并且處理起來難度很大。過去一般做法是將可腐爛垃圾與其他垃圾進行填埋或焚燒,既占用相當的土地資源,又會散發臭味影響空氣質量,產生的滲濾液也會造成二次污染。
影響和制約沼氣設備長效運行的最大瓶頸就是冬季氣溫低,產氣量少或不產氣。據了解,在我國不僅是北方地區甚至包括中部的河南、西南的四川等大型工業化沼氣最發達先進地區,每到冬天沼氣設備就會停用兩到三個月。屯留區針對性地從采取增溫保暖措施入手,大膽嘗試,多措并舉,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。借鑒實施“以氣代煤”工程中敷設地暖管的做法,采取集中供熱+地暖管、沼氣鍋爐+地暖管、電熱棒+地暖管三種模式,通過熱水循環加溫,提升罐內溫度。同時對沼氣罐外又采取搭建陽光保溫棚、加蓋保溫棉被、噴涂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等方式,有效保持熱量,防止溫度下降,大大提高了產氣量。王莊村2000立方米發酵罐,利用集中供熱回水管網,配備增壓裝置,將熱水管引入罐內加溫,外設的鋼架玻璃保溫罩內同時鋪設暖氣管道進行加溫,使發酵罐溫度在兩天內迅速由0℃以下提升至30℃左右,基本可與夏季產氣高峰持平。屯留區的這一科技成果已經申報了專利。在路村鄉老軍莊村、吾元鎮西嶺村、張店鎮南溝村、李高鄉北宋村和縣城可腐爛垃圾綜合處理站,記者看到,發酵罐均配備了雙回路加溫設備,在氣量充足的情況下,他們可利用沼氣鍋爐進行水溫加熱,晚上利用峰谷電價的優惠政策對發酵罐進行電加熱水加溫。目前,屯留區建成可腐爛垃圾沼氣化綜合處理站15座,總容量約1.5萬立方米,可輻射處理12個鄉鎮110個村的可腐爛垃圾和40多個養殖場的畜禽糞便,一舉解決了可腐爛垃圾無害化處理難題。
建設美麗鄉村有了新途徑
老軍莊村是屯留區人口最多的村,總人口近5000人。這個村有60余戶從事牲畜屠宰行業,長期以來村里生活垃圾和屠宰廢棄物料造成污水橫流,環境衛生“臟亂差”成了村里摘不掉的帽子。
老軍莊村村委會主任劉振生介紹,自從建起了沼氣站,村內的屠宰廢棄料和其他可腐爛垃圾得到及時收運處置,昔日垃圾亂倒、蚊蠅亂飛的村中裸地也改造成了村民消閑納涼的公園綠地,村內環境從此得到根本治理。
不僅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變化,有機高效的循環農業也得到了發展。屯留區按照“上聯養殖業、下接種植業”循環發展的橋梁,使“規模養殖-沼氣處理-有機種植”閉環運行。上村鎮以沼氣綜合處理站為輻射,建成占地1600平方米的高標準現代化日光大棚1個,采取現代化栽植技術,發展優質香菇種植,年收入可達100萬元左右,將在集體收入破零的基礎上實現收入大幅躍升。目前屯留區依托沼氣綜合處理站,共發展無害化有機農作物生產基地1萬畝,建成高標準現代化日光大棚20余個。
美麗鄉村需要鄉村公共服務來支撐。利用沼氣處理站,屯留區在許多村大力推廣“沼氣綜合處理站+公共浴室+群眾炊事用氣+村級組織活動、日間照料中心、中小學校取暖用氣+……”的“1+N”資源化利用模式,給群眾提供“一壺開水”和公共浴室等福利,實現了公共服務效益的最大化,村民們的幸福感倍增。截至目前,屯留區先后建立完善了以北宋村為代表的小型、老軍莊村為代表的中型、王莊村為代表的大型(三種發展模式,在安全運行、穩定運行的同時,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科技為農村能源革命提供了強大支撐。屯留區的沼氣帶動的農村能源革命新變革已經呈現三大亮點,生態修復,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深度治理;促進生產,實現了有機循環農業深化融合;生活改善,實現了鄉村公共服務深層拓展。